查看原文
其他

带职校生需要下点“笨功夫”

余国良 职教圈 2022-09-10


职校教师或许都遇到过此类困惑:往往碰到一堆糟心事时,想好的招数用不上了,计划也乱套了。问题出在哪呢?往往出在思维方式上。因为带职校生的首要任务并非传授知识和技能,而是传递精神能量。如果不把传递精神能量当作首要任务,反而先去抓学风抓纪律,往往一抓就乱。因此,面对职校生,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班主任工作,都需要先在传递精神能量上下点“笨功夫”。

何为笨功夫呢?笨功夫就是不取巧的功夫,不急于求成的功夫。


其一,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?众所周知,爱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纽带,怎么传递爱的信息呢?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笨功夫。比如,教师每天坚持并反复说些暖心话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。诸如“你吃过了吗”“冷吗”“家里还好吧”等,在孩子看来都是暖心话,而那些“自信点好不好”或“读职校同样有出息”等真话,在孩子看来恰恰是废话。因为前者能让孩子感受到教师在关注他、在乎他,后者则带有浓重的教育口气。此外,暖心话更容易打开孩子的心扉,教师也可以借此加深对孩子的了解。每天说些暖心话,功夫虽笨,效果却是最真实的。因为爱的真谛是“关注孩子的关注,在乎孩子的在乎”。

其二,如何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惯?这是职教的老大难问题。“杀鸡儆猴”会怎样?教师必然会把功夫用在找“鸡”上,然后就有杀不完的“鸡”;认为“多设几条高压线,谁碰就让谁触电”,可到头来,触电的很可能是自己;一上火就把孩子带去找领导,领导可能会认为你是个问题的二传手?当教师说出“开学没几天,你已第三次违纪了,别说我没提醒你”时,是否将孩子的缺点做了加法?还有,动不动就请家长有用吗?

职校生的不良习惯很多,屡教不改者比比皆是。因此“21天习惯论”用在他们身上并不合适。什么方法最有用?不妨试试笨功夫。孩子犯错可以采取“21+”或“21×”的方式去提醒、去纠错,然后只要他们改了一点点,就去肯定、去鼓励。教师要做到提醒纠错100次不嫌烦,还要做到为孩子准备1000顶高帽子不嫌多。

教育的本质是“拉”而不是“推”,因此提醒和纠错才是教育的常态。再说,职校生不缺否定,而是太缺肯定。对他们而言,肯定好比一碗参汤,否定犹如一剂砒霜。所以,教师不仅要养成一天没夸孩子3次就睡不着的好习惯,还要变着法子夸,换着角度夸,如此就需要准备各种型号的“高帽子”。诚然,现实中有些孩子就算教师提醒了100次以上,夸到了连自己都难为情,可他依然是老样子。此时,教师不要有挫败感,因为我们已完成了教育的过程,已经“包扎”了“伤口”。“静待花开”只是一种教育愿景,其实“花不开”也没关系,只要绿色在,希望就在。

其三,碰到有些糟心事如何解决?以寝室卫生为例,我们常会听到有老师抱怨:唉!3天不去抓就反弹!然后就边嘀咕边冒火……其实,有效解决这类问题,最好的方法就是做给学生看。带着学生一起做,重复做,反复做,再把为何要这样做及做的标准讲清楚。这种“行动导向教育法”,下的就是笨功夫。“做给学生看”就是示范,“带着学生一起做”就是训练,而我们往往都用训斥代替训练,结果越训斥越搞不好;“为何要这样做”是要讲清楚目的和意义,可我们往往只强调考核的重要性,却忽略了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。要知道,强调考核的重要性,是要学生在乎你;说明健康的重要性,是你在乎他们,孰轻孰重,一想便知。

光管不教是没有用的,光教不抓也是没有用的,抓抓放放不坚持也是没有用的,只有教会学生按标准做,并抓住不放才有用。

所以,教师带职校生不妨心平气和,好好下点“笨功夫”。

(作者系衢州市技师学院原党委副书记)



来源:中国教师报

*声明:本文系转载,是用于学习教育使用之目的。若有错误或侵害权利人权益,请留言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




01

福建省中职学校副高级职称评审权下放

02

关于开展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报名工作的通知

03

教育部关于举办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通知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